零、前言:每個企業、產業,都為服務客戶而生

一、微觀架構:企業內部價值鏈,與三大職能
  1. 銷售
  2. 製造

  3. 產品

二、巨觀架構:專業分工的產業價值鏈,與產業上下游
  
1. 銷售/製造/產品;專業分工後,形成通路商/代工廠/品牌商
  2. 職能變化與產業上下游延伸
  3. 產業概念應用

三、結語:了解自己在產業中的位置及發展




零、前言:每個企業、產業,都為服務客戶而生

  出社會以來,自己懷抱著「產業報國」的理想,一直想更深刻地了解「產業」的本質,進而跳脫單一企業、或者台灣既有產業的窠臼;掌控全局、脫穎而出、再走出新局。因此,2010年,自己總結跨越科技製造及科技品牌兩大產業的經驗,我寫了 科技業概述與職涯方向規劃 這篇文章。寫成一兩年後,鑑於對產業的更深刻認識,自己逐漸意識到了一個更好的描述架構,或許能用來描述近乎所有產業的樣貌。

  只要是以特定形式解決客戶問題,就是門生意、也就是一個企業;各企業協力合作、專業分工,生產並銷售更好的產品;並且更好地解決問題;這個專業分工,就形成了一個產業。所以可以說,每個企業或產業,都為了一個市場、一群客戶而服務;每當我們找到連結更多客戶的方法,就表示有更多企業、產業的誕生

  這些年投身新創的過程中,自己從旁、親歷各個不同產業,深深了解同樣資源,擺在不同市場,可以有很不一樣的結果。為此,對產業/市場先建立一個邏輯架構,以便能夠更快地去理解新接觸到的產業/市場,進而加速PMF的嘗試、甚至創造新的市場與企業,就是本文嘗試提供讀者的價值。



一、微觀架構:公司內部價值鏈,與三大職能

  首先先解釋「價值鏈」這個名詞,語出自曹安邦,他是早年台灣資訊產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通路戰將前輩,也是我剛畢業時的Career Role Model。他曾多年在電子時報連載「縱橫集」,並在2013年集結而成知名著作「繞著地球做生意:建立國際品牌價值鏈」。「供應鏈」的意涵,是指若做好一個產品,會需要許多零件;而要把這些零件都找到、議價、協調供貨時程,進而把產品製造出來後,再配送給客戶的流程。這個專有名詞代表這一連串複雜的工作;卻忽略了這些工作的背後,只是為了一個最終目的,就是把向客戶承諾達成的價值,逐步實踐且傳遞給客戶。正因為通路工作的核心,不在於製造,而在於銷售,所以更強調其價值所在。所以「價值鏈」,是對傳統用詞「供應鏈(Supply Chain)」先天繆誤的修正與改進。

 

  底下開始會有許多圖例,在此先針對色塊說明。灰色表示的是三大基礎職能、綠色代表特定市場、深藍色代表特定產業、淺藍色代表在特定產業之職能

 

image

 

  1. 銷售(Sales)

  因為我本身是以銷售(Sales)出身,所以我先以銷售為本位,描述我認定的公司基礎三大職能:銷售(Sales)、產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製造(Manufacturing)。任何一個生意的發軔,都源自於一筆成功的買賣。如果你自己沒有能賣的產品,那你也可以先向別人購買後,買低賣高,進而產生利潤。因此,銷售就會是公司運作中,第一個最關鍵的職位。如果你公司運作順利,或許你就會考慮不再向別人購買產品,進而考慮自己製造;抑或直接僱用供應者,在你的公司內部成立製造部門。等到你的事業越做越大,銷售端與製造端的事情越來越多,居中的產銷協調也越來越繁雜,那可能就會需要一個產品人員,擔任居中協調的角色。

  2. 製造(Manufacturing)

  然而,我們從製造者(Manufacuring)的角度,來重新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就會有不一樣的解讀。假設你很擅長於製造東西,例如杯子、耳機或者小程式,很多客戶會主動來向你購買;等到你的生意越做越大,你就會考慮聘請一位銷售人員、來協助擴大銷售。等到你的事業越做越大,銷售端與製造端的事情越來越多,居中的產銷協調也越來越繁雜,那可能就會需要一個產品人員,擔任居中協調的角色。

  3. 產品(Product)

  其實,以上兩種說法,其實都是把產品管理的職責,與銷售/製造捆綁起來。一個銷售人員,常常會聽到客戶有什麼需求,但卻不具備尋找適當的產品供給,以滿足需求的能力;一個製造人員,知道自己的木工(技術)一流,卻不一定知道什麼樣的家具(產品),才是市場上最需要被滿足的。所以,從產品人員的角度來看,任何公司,都必須要能夠「分析」:了解自己所掌握的資源供給有哪些;並同時了解市場上有哪些需求尚未被滿足,並試圖「執行」:連結需求與供給,才能夠促成一門生意,進而讓這間公司得以存活。

  從第三個角度來看,產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主要包括兩大工作:商業分析(Business Analysis)與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其實就是一體兩面。前者著重在於要做對的事、做對的產品,後者則是要把事情做對;前者是分析與規劃、後者則是執行與實踐。因此,「產品」才是連結供給與需求,促成生意的最核心工作。

  製造(Manufacturing)、產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銷售(Sales);這三種職能,可以說是這世界上每間公司的最基礎組成單位。



二、巨觀架構:專業分工的產業價值鏈,與產業上下游

image

  1. 銷售/製造/產品;專業分工後,形成通路商/代工廠/品牌商

  從第一個段落,我們就能夠了解一個新事業或一間公司,是如何誕生的了。那麼,所謂的產業及其上下游,是怎麼誕生的呢?其實就在於專業分工、或者說價值傳遞本身的細緻化。我們就以馬克杯為例,描述產業發展的邏輯吧。

  A擁有一間瓷器窯場,主力燒製馬克杯並在假日市集上販售獲利。因為A所設計的馬克杯圖樣很有特色並獲得眾多客戶喜愛,接到了不少訂單且應接不暇,於是A便成立一個同名馬克杯品牌ABC;A並聘請B協助自己在假日市集上販售、同時也聘請C協助燒製馬克杯;A自己則專注在設計圖樣。A、B、C他們各自專注在產品、銷售、製造三項工作,透過三人齊心協力,專業分工,他們得以讓ABC的生意越做越好。

  此時,隨著B在市場上的訪查,他了解到除了馬克杯之外,同為瓷器的餐盤、還有與馬克杯搭配的湯匙,生意利潤也都很豐厚。為了搶佔商機,三人協議讓B從ABC獨立出去成立一間通路商,除了繼續銷售ABC的馬克杯之外;也另外與一間金屬廠合作,代理銷售他們製造的湯匙。

  另一方面,C負責的製造工作因成本與製程控制良好,讓瓷器窯場多出了許多產能;而且C有能力承接餐盤燒製。餐盤也相對不需要設計式樣。三人協議的結果,由C從ABC獨立出去成立一間代工廠,除了承接既有ABC的馬克杯製造生意;C也同時替市場上另個餐盤產品代工,藉以滿足產能。

  至此,因為專業分工,A、B、C可以從一間公司內部的三個職能,變成三間公司。A負責產品,承接並延續了既有的ABC品牌商(Brand);B負責銷售,獨立出去並成立了通路商(Distributor);C負責製造,獨立出去並成立了代工廠(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2. 職能變化與產業上下游延伸

  延續第一個段落的發展邏輯,製造、產品管理、銷售;是這世界上每間公司的最基礎組成單位。所以現在A、B、C所各別成立的三間公司內部,也會有對應的這三種職位(底下圖):

image

  當然,因應三間公司所分別負責工作的不同,實質上的細部職能也就會所有差異(底下圖):

image

  套用在筆記型電腦這個產品類別,原先這個產品是由IBM所開發、製造、販售的;現在在台灣,我們就可以看到,代工廠(OEM)的部份就是所謂的電子五哥(廣達、緯創、仁寶、和碩、英業達);品牌商(Brand)的部份則是宏碁、華碩;通路商(Distributor)部份則是神腦、聯強。1976年宏碁電腦成立、1988年聯強國際改組、2000年緯創從宏碁集團分出獨立。或許,因應台灣本土市場較小的特性,企業在壯大的過程中,進行精細化與專業分工,都會先分出銷售端、再分出製造端吧?

 

  如果製造這個上游方向繼續延伸(見下圖),因為電子五哥做的是系統製造,他們並沒有辦法把筆電的每一個零組件都生產出來,所以按照工序,會繼續延伸出零組件製造、乃至於零件製造。而在零組件製造這個層級(被稱為EMS,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的王者,就是鴻海。

  如果銷售這個下游方向繼續延伸(見下圖),在通路商底下,就會是琳瑯滿目的各種經銷商(Dealer),例如實體通路的百貨公司、電腦商場、量販商場、特殊通路如機場專賣店等等;線上通路也有多樣選擇。

image

  3. 產業概念邏輯應用:

  以上適用於近乎所有實體產品的產業呈現。如果我們把這個邏輯應用在台灣另個知名的半導體產業(如下圖),也沒問題。製造廠就是台積電(TSMC)、聯電(UMC)、英特爾(Intel);產品商就是英特爾( Intel)、AMD、NVIDIA、高通(Qualcomm)、聯發科(MediaTek)、瑞薩(Renesas)等;通路商則是大聯大(WPG)。最下游連接的市場就是硬體廠商;所以半導體市場的產品,實質上也可以算是前文提到的關鍵零組件市場

image

  以軟體網路產業為例(如下圖):IaaS / PaaS 服務提供架設SaaS服務的一切基礎服務;SaaS服務諸如Uber、Salesforce,作為軟體服務的主體;在各媒體上運用諸如關鍵字搜尋、網站廣告等各種行銷科技(MarTech / Digital Marketing),讓這些SaaS服務被更多人知道並考慮購買採用。

image

  

  再以數據/情報產業為例,傳統調研公司與數據新創分別則如同下圖:

image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產業源自於企業;而企業連結了人類需求與資源供給。因此,與其說各個產業之間都是線性羅列並排;不如說是如同一個網狀結構,交織成形。所以,軟體網路產業並不必然只與硬體產業產生關聯,它也能歸屬在傳播媒體產業、也能歸屬在數據情報產業等等。



三、結語:了解自己在產業中的位置,與發展

  以上,就是我對人類社會中的產業/市場之理解。

  2013年自己離開了微星,開始了投身新創的歷程,同時也不自覺地進行更大幅度的產業跳轉。原先也就是從代工製造到品牌通路,仍是在硬體的範圍;而後自己卻到了軟體領域,歷經車聯網、工具軟體、Fin Tech 等等領域;也發覺自己從業務(Sales)起家,過往都自居為海外通路業務專業;卻隨著投身新創,與公司一起尋找並嘗試PMF(Product Market Fit / 技術商品化?)的過程中,已經讓自己成為一個產品人( Product Manager)。也讓自己對三大職能有更深層的體會。

  若想更了解產業、企業內的細部情況,特別是職場新鮮人想了解各類職缺內容及自己適合什麼,可以參閱筆者2010的舊文 科技業概述與職涯方向規劃 ;那也是該文所期望達到的目標。當然,侷限於2010年自己的產業體驗,該文僅概述了實體商品產業的各類職缺;尚未擴及虛擬的網路產業。

  了解產業全貌,就更清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一方面,我們不會因此在錯蹤繁雜的產業與市場中迷失自己,被這個社會「異化( Alienation )」、「原子化」;二方面,我們可以根據自己能力及對各個產業/市場細部的了解,無論是從銷售端、抑或是製造端,讓自己具備產品思維,進而試圖在產業/市場中掌握主動位置,發展更好的職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kkiang 的頭像
    nickkiang

    Entrepreneur

    nickk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