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 新創類型:資訊網路B2C、文創設計B2C、資訊網路B2B、技術B2B
  • 台灣新創、少了幻想、生意模式更穩當卻也無爆發力
  • 加速器還須協助:本地市場測試、海外市場拓展
  • 台灣各縣市都該有因應不同地方與產業特性的加速器
  • 展會仍應按照產業劃分分區

WeChat 圖片_20181118150204.jpg

   本文是我這週五在 Meet Taipei 2018 的觀展心得。 Meet Taipei 大概算是除了 Computex / InnoVEX 以外,台灣近幾年來相對有代表性的新創場子。這次就特地空出半天時間來觀展,還有點怕時間不夠,孰料全部看完也就花了不到兩小時…而且自己觀展的習慣,往往是要看遍所有展位的。快的讓我有點訝異。

  不能否認 Meet Taipei 其實仍舊十分用心,整個場子仍是十分熱鬧的。但看完整個展會,卻花不了多少時間,只能說是因為,很少令人眼睛一亮的新東西。自己這幾年往來兩岸三地,看過的展會著實不少, Meet Taiepi 裡頭所呈現的,大概可以說是目前台灣新創夥伴們因應當前艱難的創業環境,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妥協的結果,所以大概也可以歸結目前台灣新創領域根深蒂固的問題所在。如果問題清楚了,那解法或許也就呼之欲出了。

歷年兩岸三地觀展心得:
從香港電子展看台灣的產業轉型問題與契機(2017文章)
MWC Shanghai 2016 觀展心得(2016文章)
沒有英雄的年代,Computex與台灣資訊產業的未來(2016文章)


  Meet Taipei 現場的新創,大概分為幾個面向:

1. 資訊網路 B2C:面向消費市場的新創。早年台灣盲目跟從中美,但台灣的網路業消費市場卻沒後兩者這麼大,所以屢戰屢敗。現在看到的多半比較紮實,比較少面向Mass market,多半都是鎖定特定客群/利基市場,這就會讓商業模式相對穩當。

2. 文創設計 B2C:雖然台灣也算是全球前25大的市場,不過基礎民生需求大都已經被滿足,所以強調進階價值的新創,仍就得鎖定利基市場,所以情況同上。

3. 資訊網路 B2B:例如Office Automation,不鎖定終端零售市場,而是針對特定產業/企業的需求提供服務,以企業而非消費市場為標的,B2B市場的打法與B2C截然不同,商業模式卻也更加穩定,不容易受到整體景氣波動而影響收益。只不過B2B生意多半是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且仍得等目標客戶確切認知需求後才能成交,所以前期教育市場的時間會比較漫長一些。

4. 技術 B2B:有上述B2B的所有優缺點,且以技術墊高進入門檻,商業模式更加穩當。不過前期教育市場的時間估計多半是更加漫長。

  可以注意到,相較於在中美全球兩大市場可以輕易 leverage 的商業潛力,台灣新創根基於GDP全球僅25名內,相對較小的台灣本土市場,經過近10年的自力更生、勉力發展,已經剔除很多不切實際的想像,變得更加穩健。不過,也正因為顧及生存,犧牲掉太多可以做夢的機會,所以…嚴格來說,這些新創著眼的市場,都相對利基、小眾,短期內難以看到所謂的「成長爆發力」,也因此,不會有什麼創投會感興趣。這表示,在「加速器」這個階段,至少還有兩個可以做的事情:

1. 協助在台灣本土做成前幾個案例(B2B)、或取得一定銷售成績(B2C)
2. 協助海外市場開發的第一仗

  正因為這些新創的生意都相對利基、小眾,或許仍需要相對有機的資本力量支援。如果這些新創鎖定的客群/潛在客戶,也就是台灣各產業中的既有廠商,能夠伸出援手,促成第一筆單,或是成為早期投資者,並用自己既有的全球商業人脈網路,推進新創的海外市場開發,是否就能順利地補上「技術商品化」過程中所缺失的那塊,更能吸引後期的創投加持呢?

  現在台灣既有產業之所以停滯不前,是因為以往企業的成功模式,是讓自己成為全球分工體系的一員,把歐美產品的製造成本降低,並加上一些設計。其實這個分工體系並沒有多少改變,而這些產業人脈關係,仍舊有用。只是其中的角色多有變換-領銜的原廠從硬體(桌電筆電手機)變成了軟體(FAMGA / BAT),領銜的國家從歐美日又多了中韓(好吧,台灣也勉強算入)。但在這個網路業都已經算是半個傳產的時代,什麼產品會主宰未來的市場,沒人知道。而台灣只有少數公司因製造規模而能把舊產品(筆電手機)賣成品牌,卻少有從無到有的技術商品化經驗。所以,跟所有已開發國家一樣,台灣既有產業的產業升級,是茫然不知方向的。

延伸閱讀:科技業概述與職涯方向規劃

  所以,如果台灣的加速器,能夠協助媒合台灣既有的產業要角與新創,那或許就能讓這些新創更具備賣相,也能協助既有產業升級了吧!?

  進而論之,產業往往需要根據所需的生產要素而擇地發展,而具備群聚性。台灣說小不小,仍是全球GDP排名25名左右的經濟體,各縣市都仍有不少早年產業發展軌跡跟產業聚落;說大不大,機車24小時就能環台一週,比福建還小,大概也就大陸幾個地級市大小。如果各縣市能夠針對其現有產業現況發展各自的加速器,是否就能夠讓各個新創在全台灣各地移動,找到自己潛在客群最多的縣市,待在那裡的加速器,並進而取得早期最需要的有機支援,也讓台灣這個寶島,成為台灣新創乃至全球新創,最佳的test base呢?

  例如(但不限於,只是鎖定產業聚焦會對地方經濟發展更有指標意義):

1. 桃園:物流(桃機)、工廠(製造業)
2. 台中:精密工業(中科)、交通(西部縱貫線中點)、農業(面向中彰投)
3. 台南:紡織、文創、觀光、農業(面向雲嘉南)
4. 高雄:重工、物流(高雄港)
5. 宜蘭:觀光(面向宜花東)、農業(面向宜花東)

  有優質大專院校的縣市,院校本身的加速器,或許能讓該縣市有更廣闊的發展方向,不僅是新創,更能國際招商,試舉幾例:

1. 台政與雙北眾多大專院校:高端服務業(產銷人發財)。此外,其實雙北的產業發展重點,或許該是歐美企業的東亞研發總部、中國企業的海外研發總部,等同讓人才能受到國際級的培育。且研發不僅需要RD,也需要產品(PM)與市調(MKT),不會只有需要理工人才。然後再讓這些人才投入在各縣市的加速器/新創,發展自己的事業。
2. 清交:半導體、醫學電子、特定產業的研發總部、etc
3. 成大:醫療生技、航太、能源動力、特定產業的研發總部、etc

  先前看 InnoVEX 就覺得,按照加速器來劃分展位,是相對權宜,卻不太 make sense 的作法。這讓潛在客戶與投資人無法專注自己要關注的領域,並促成其與新創的合作。我也發覺,這次 Meet Taipei 仍是按照加速器來劃分展位,但已經有各縣市的加速器來參與了。綜上所述:

1. InnoVEX / Meet Taipei 應該按照產業來劃分展位;身為台灣資訊產業窗口的Computex,肩負協助台灣既有產業跟新創邁向國際的重任,更應該捨棄以產品類型為展位分類單位,改以產業應用來作為分區基準,以更貼近客戶。如果不知道自己該面向那個產業應用的公司,無論是否新創,原則上不具備在未來10年在全球競爭下存活的資格。
2. 或者說各個縣市的加速器,應該要各自鎖定自己縣市裡相對強大的既有產業,並針對該產業設立加速器,引進對應的新創,用新創的力量去促成該產業的技術與服務升級,既幫助既有產業轉型、也幫助新創成長。
3. 從另個角度來說,無論是在哪個縣市,或者若是在台北,就更應該要鎖定一兩個產業,才能讓加速器不至於淪為辦公室租借場所。
4. 總歸一句,各個加速器,應當要能夠因地、因資源而制宜,找出自己的特色。

  至於有人說有些新創都還不知道自己的客群與對應產業,所以不知道怎麼被分類,那我只能說,這種新創其實還沒到來參展的層級吧?

  正因為看到台灣新創為了存活而變得穩健,卻也少了夢想與潛在的爆發力,讓我跟創投朋友苦笑謔稱,這場 Meet Taipei 大概只能說是科展的進階版…但這著實是新創夥伴們的非戰之罪!因為少了適當的資本力量注入,台灣的創業環境只能讓大家小打小鬧,著實感到無奈。忠心期望台灣的加速器們能夠補上這個「技術商品化」流程中最關鍵且闕漏的一塊,才能進而讓創投業者接棒,讓台灣的新創夥伴們,能夠做更偉大的夢想。

後記一:打完這篇心得文後,回想下過去自己參加過的無數會展,究竟有哪個讓自己意猶未盡的?除了早年的 Computex,但那個年代早已逝去;近幾年來唯一覺得匠心獨運,讓人意猶未盡的會展,大概該說是「新一代設計展」了吧。然而,該展與台灣設計界也有相對應的問題;但如果這些加速器可以因應自己選擇的特色屬性,到台灣的設計界尋找潛力團隊,會不會也能夠因此成為台灣設計界面臨問題的解答之一呢?

新一代設計展,局外人觀後感

後記二:甫完成此文之際,朋友分享一篇美國新創現況新聞,竟也有驚人的類似之處。台灣能否善用自己相對歐美日,產業基礎仍在;相對中國東南亞,社會發展相對先進,介於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發展狀態、進而在這場邁向未來的全球產業戰爭中,佔得先機,成為全球產業轉型的典範呢?

後記三:一併附上 Meet Taipei 的2018台灣創業環境簡報,以交相映證。

arrow
arrow

    nickk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