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 前店後廠
  • 手機是傳產、筆電是高科技?
  • 深圳供應鍊之都,不具備主動創新能力
  • 資本堆砌優勢,使香港電子展更無趣
  • 台灣要拋棄品牌迷思,走隱形冠軍之路;關鍵是掌握付錢的客戶,而不一定是終端消費市場
  • 港深戰場,台灣不能忽視
  • 與其銷售產品,不如銷售公司;募資比銷售重要;白手起家的荒原時代已過,現在要學會與大公司共舞、進入其生態系
  • 「唯物主義」成為中國人基因、兩岸差異
  • 育成在台灣、加速在港深?

23331085_10155644532316047_2439151294520527522_o.jpg

(照片是同趟出差到重慶,剛好碰到江北機場T3完工。又一次被大陸的氣勢給xx到。其勢不可當呀。)

(感謝六都春秋協助刊載

10月中又到香港參加了香港電子展(HK Electronics),也有了些心得。回來後一直在忙,沒什麼空閒把心得整理打出來,所以才拖到現在。

1. 過去一直以為台灣 Computex 已經是世界三大,亞洲第一大,去 HK Electronics 有何意義。後來因為工作去了幾次,才真正理解這個展在全球資訊產業供應鏈的關鍵位置。過去人家說香港深圳是前店後廠,HK Electronics ,就是那個店。同時,如果說 Computex 代表台灣以「筆電」為核心的供應鏈主場,那 HK Electronics 就代表深圳以「手機」為核心,筆電平板智能硬件為輔的供應鏈主場。很諷刺吧!人家已經覺得手機是傳產了,台灣還覺得筆電是高科技…?

2. 然而,隨著手機產業也逐漸成熟,平板、智能硬件如穿戴式電子、後裝車用電子、機器人、無人機等等都無法成為人類資訊產業的下個要角。另一方面,美國大陸的移動互聯網(軟體)發展,卻也早已到了一個瓶頸。所以,現今資訊產業的發展重點,從純粹的硬體與軟體分列,轉變為把傳統產品智能化。例如無人駕駛(車聯網)、智能音箱(家用互聯網)。前者的關鍵可能是在於散居各地的車廠而不在深圳、後者則尚未足以躍上台面。

3. 因此這一兩年來 HK Electronics 看,我駐足的時間是越來越少。都說深圳是硬件矽谷,但說坦白的,深圳除了仍是未來五到十年的世界資訊產業供應鏈之都,能夠因應需求快速量產,卻也等新創下單;他本身似乎並不具備主動創新的能力。所以,我不認為目前深圳,有得以前進跟繼續加速度發展的穩固條件。

4. 另一方面,我看到中國產業發展的隱憂。太多大公司,用錢堆砌出來的資本與技術優勢,但小公司卻很難出頭。所以這兩年在 HK Electronics 的觀察,發覺比台灣的 Computex / Innovex 還無趣。台灣本身因為文化開放使然,即便市場較小,但創新得以實踐的程度應該仍比對岸還好些。另外來看,大陸這樣的產業發展,其實跟韓國舉國支持幾個巨腕企業一樣,其實可能並不利於中小企業發展,難以藏富於民。

5. 台灣目前有著「品牌必然優於代工」的迷思,而且往往會把「品牌」的概念直接等同於「終端消費產品」,卻忽略了企業經營的核心,就該是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賺到錢。假設台灣仍是個能孕育出許多好技術的土地,那就不應該執迷於要做「終端產品」,而應該選擇相對簡單的方式,建立門檻,專注在銷售技術方案。「終端產品」比起「技術」,要涉及的範圍太大,諸如產品開發、產品行銷與品牌行銷等等,全部都是很麻煩且會燒錢的大問題,卻其實可以讓早已有這些經驗的「傳統企業」,把這些問題解決。換句話說,台灣的新創業者,應該專注在建立「技術」的門檻後直接銷售技術,不應該把戰線拉太長。

6. 無論如何,深圳已經是世界資訊產業的供應鏈之都,所以無論是大陸或海外資訊產業業者,都會在此出現。這或許也給台灣的科技新創開了一扇機會之窗。如果要銷售技術,打進特定品項資訊產品的供應鏈,香港深圳會是最合適且全球最大的主要戰場。而且,產品開發已然越加精密,也代表這些提供技術的方案商,機會越來越多。

7. 過往我都多少有在研究德國的「隱形冠軍」,我認同他是個藏富於民、減少貧富差距的好方向,但我卻很難把它融入到台灣當前的產業發展狀況。但現在我感覺一個方向已經可以開出來了。正如同日本廠商現在的發展趨勢,本國市場更小的台灣廠商,應該更多著重於這些藏身在終端產品之後的「技術方案」,提高自身的技術門檻,然後賣給全世界。

8. 如果硬是要做產品,那就等同逼迫自己一開始就要在台灣本土以外的大市場深耕,然後跟當地市場的競爭對手競爭。但如果是做技術,那相對就能夠以台灣或港深為基地,放眼全世界。

9. 另一方面,我感覺與其要銷售公司產品或技術,不如是要銷售公司本身。募資是新創公司的重要工作,但募資不僅僅是取得企業完成獲利使命所需的資源,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進入眾多大公司中的生態系,一方面輔助大公司繼續壯大,也讓自己快速成長。換句話說,純粹仰賴產品銷售的的白手起家,在今天這個大公司環伺的人類世界,可能已經相對不切實際。想辦法讓自己成為特定大公司在拓展新領域的關鍵要角,小公司與大公司在產業中相輔相成,或許才是新創企業、大公司、乃至於國家產業的發展關鍵。

10. 最後或許不怎麼相關,但就打在一起吧!跟大陸朋友閒聊後,發覺十年前自己感受到卻難以名之的兩岸人民的個性差異,或許自己已經能較為清楚地描述了。時至今日,我們想像中的文化中國,大概只存在於台灣;而現今的大陸,已經必然的與紅色(共產黨)文化剪不斷,理還亂。我稱之為「唯物主義」,也已經成為中國大陸,也就是大多數華人的基因。兩岸固然同文同種,但在大陸,個體間面對的是更巨大的差異,更高壓的生存壓力等等。台灣大概是小巫見大巫。這是兩岸有所差異的底層背景環境。然後,大陸高等教育必然包括馬克思主義;台灣的多半還是有四書五經為主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固然畢業後早就忘記背誦內容,但它卻多少會內化進自己的思維模式及行事基礎。這是兩岸有所差異的表層思維。所以,底層背景環境與表層思維行事模式,構成了兩岸形塑個性的根本差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大陸,只會是個更大,而且思維表述模式跟你我大相逕庭的江湖呀

11. 昨晚貼出後又想了下,想到一個值得思考的命題:「育成在台灣,加速在港深」?台灣的區位在中美日大市場之間,生活氛圍與壓力大概也是東北亞最低,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有利於技術創新的誕生;基本的產品驗證,台灣製造業也多少能支援。然而等到確認產品可行時,香港的國際觸角延伸、深圳的雄厚供應練支援、大陸市場的加持,港深都會圈就會是更好的公司發展地點。當然,創業最關鍵的還是資金問題,台灣也不見得沒那個資本,而掌握那些資本的前輩們,或者說台灣,也都還找不到一個明確能夠獲利的商業模式吧。期望本文中提到的想法,能為有志於產業的志士們,提供些幫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 產業轉型 資訊產業
    全站熱搜

    nickk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