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為上下兩篇:

第一次辦校友活動就上手:成大青年校友社群建構經驗分享(上)
1.    參與動機
2.    為文動機
3.    客群分類:成大青年校友生態(90級-105級)
4.    目標客群:成大青年校友特性

第一次辦校友活動就上手:成大青年校友社群建構經驗分享(下)
5.    活動規劃思考
6.    過往活動形式
7.    行銷戰略:活動宣傳
8.    業務開發:客群接觸
9.    其他校友事務羅列
10.    組織運作新提案
11.    活動籌辦細流


以下正文開始。

 

1.    參與動機

  還記得自己在2006年畢業離開校園後,看到學校內許多熱熱鬧鬧、被謔稱為「大拜拜」的成大百人聚會,就讓自己羨慕不已。然而,自己卻又苦於投身軍旅及工作,而無法參與,只能扼腕。

  2011年左右的某次朋友聚會,我跟林浩崴提到了成立以青年為構成主體的校友會組織構想,同時也建議他可以嘗試草創看看。爾後,以學生組織為主體,他也的確投入了許多精力於青年校友社群的經營,並連同幾位94級至96級青年校友們的幫助,浩崴在2012年草創了第一次在台北的校友春聚;也同時在台南母校開展了許多聚會活動。而後於2013年,我自己申請了留職停薪,離開了摯愛的工作,因緣際會地也開始籌辦台北校友聚會,時間則是在2013年4月27日。

  為何自己會想要協助草創青年校友社群呢?可能是因為一種回憶,我懷念過去在學校時,跟知己好友徹夜暢談、思想交流的那種暢快。出了社會,無論是在部隊抑或是公司,似乎就少了很多這種思想刺激的機會,而多半是朝九晚五、案牘勞形。所以,我會想要找回這個曾帶給我許多養分的社群,還有那些失去的感動。

  實質上來說,當時雖然喜歡自己的工作,卻也很期望能夠多了解其他產業,進而提供自己職涯更多參考。這也就是後來被設定為青年校友活動的「核心價值」:在一個熟悉且值得信任的氛圍中,實質地讓社群成員「產業交流」。

  校友活動籌辦的心得感觸,就是年輕一輩不夠珍惜的必然性。但這並沒有什麼好怪罪的,只因為各個年齡層必然有不同思維,還有經驗上之差距。我自己也曾經犯過這樣的錯,也或許仍正在犯錯。所以與其埋怨,不然試圖先貼近,瞭解需求並進而滿足之。

  這一路走來,即便自己已經重返職場,而不能全力投入青年校友事務,但自己卻在這過程中,意外拾得許多寶藏。透過這些新認識的學弟妹們,看著他們從大一懵懂茫然的樣子,跟他們閒聊交流,偶爾就能夠看到他們眼中閃出的那道亮光!看著他們的大學四年,無論是突破式的直線增長,抑或是百轉千折的生命體驗,進而在他們的思想與人格上產生蛻變;自己不知不覺中也的確成為陪伴他們成長的不重要一員,也因此看到太多太精彩的成長故事。這一趟,著實值回票價。:)

  所以,你剛畢業三五年,想要投身青年校友事務嗎?歡迎你囉!

 

2.    為文動機

  這幾年來,自己也不斷地在思考,如何延續發展這個青年社群。過往受到在學校,或是社會上的社團影響,往往都用一年為任期的幹部制度來著眼;抑或兩年、半年。然而,因應青年校友的社群特性,我想提出一套新的組織架構,試圖讓組織之運作能夠更為順利。

  這個組織架構會再做解釋。然而,為了讓這個組織架構運作順利,必須要能夠要在最短時間內,讓儲備幹部了解校友社群的所有相關事物,包括校友生態、校友特性、經營方法等等。所以,本文將經驗分享訴諸於最有效率傳播的文字形式,因應而生。

  另一方面,這篇文章也能夠有效地讓除了青年以外的更廣大成大校友,了解青年社群之運作方式,藉以增進各世代的相互理解,也或許有助於成大校友的更廣泛交流。

  最後,時至今年,自己也已經畢業滿十年了!先天上來看,自己已經更難自然地接觸在校學弟妹,或應屆畢業生;但另一方面,若想延續同樣的事情,自當也該自我期許以更高的制高點去嘗試,而不是一直用同樣的作法,總是親炙親為,實則土法煉鋼。也期許自己,真能有些長進了!


 

3.    客群分類:成大青年校友生態(90級-105級)

  因為自己過往的經驗,所以粗略地憑個人印象,將所有目標群眾,按照對社團與公共事務參與的積極程度,分為幾大類別,以做為了解整體生態之參考。此處所指之社團,泛指各類社團還有系會、甚至校外組織等等,跳出大學本科學習之社會參與行為。

 a. 未曾參加社團:第一個族群,可能也是相對較難串連到的族群,就是很少離開自身生活圈出來走動、參與公共活動,所以很難透過青年校友網絡串連到的族群了。這個族群相對難以邀約來參加校友活動,除非他自己有心。

 b. 曾參加社團:這部份群眾,或許是數量最多卻各群體(社團)間相對分散,且群體(社團)內有較緊密連結的群眾。相較於從未參加社團的群眾,這部份群眾因為相對有社交活動,所以個體的人脈圈稍微大些,消息也相對靈通,就相對有機會透過口耳傳播的方式,讓其知道校友活動的訊息,並進而吸引他來參與校友活動。很多未曾想過的關係連結,常常都是透過這種方式串連的。跟底下c類相比,社群內連結較為緊密,但較為小眾。

 c. 曾參加自治組織:這部份群眾,也就是泛稱為學生組織圈的群體,因為有心為所屬群體多盡一份心力,或因為對公共事務有所期待,所以選擇加入如學生組織三會-學生會、系聯會、社聯會等學生自治組織。這個群眾彼此間之連結,雖不一定如同上面b類社團較為緊密,但其網絡連結較為廣闊,能夠涵括成大學生社群最大範圍的人脈網絡。其重要的連結組織,包括學生組織領導人研習營、領導力中心、大學生活體驗營、成功登大人-新鮮人成長營等等。

 d. 曾參加理念型社團:這類的社群較為特殊,所以特別拉出來說明。此社群的參與者,多半具備一定理想性,想突破自身面臨困境,所以以創立社團作為團結特定理念群眾之手段。然而因應成大較為樸實低調的校風,他們相對較引人注目、甚至引人不解,便有人戲稱為「光明聖教」、「魔教」,取其標新立異之特性。私以為,由55級學長姐們所成立的成大傳奇社團「西格瑪社」,可以說是此類型最早的社團。

 

4.    目標客群:成大青年校友特性

  成大人之特色,相對於其他學校的畢業生,很可能是無論畢業多久,都不會改變的特質。成大人喜歡大夥湊在一起熱鬧的感覺,就很像榕園裡枝葉繁茂的大榕樹一樣。成大人處事溫潤,校友會裡氣氛友善,甚少甚至忌諱商業交換之氣息,而更多在強調校友情感的凝聚。如果用玩笑話來描述各校校友或校友社群的差異,或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針對青年校友,我們可以再細分為三個族群來深入分析青年校友特性。

 a. 大三大四在學生,到畢業三年內的畢業校友:

  這個族群,可以說是青年校友會設定要協助的最主要族群。他們的特性是,逐漸開始主動或被迫要關注職涯,但因為尚不熟悉社會運作、還有工作的常態,所以仍然需要摸索。成大在校生得面臨的困境是,離產業太遠,故可觸及的資源有限;而剛畢業的學長姐,會是很好的資訊提供來源。

  在校生升上大三後,因為必須開始考量未來職涯之規劃,所以整體心態會漸漸趨向成熟;所以會是目標群眾。而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後,男生可能需考量當兵問題;或是男女都有可能會進行交換學生等工作以外的生涯實踐;或者出社會後嘗試的第一份工作,也不見得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因此大約得等到約畢業三年後,才能夠逐步地建立自己對社會運作、工作常態的基本認知,也得以打下個人職涯能力的第一個基礎。狡兔得以建立第一窟。

  另外可以考量一個狀況。畢業三年內的校友,可能在母校仍有認識的朋友,例如小三屆以內,曾同時在校的學弟妹、亦或是念研究所的同學。因此他們與成大之剝離感比較不嚴重,即便與母校地理距離遙遠,情感連結仍在。

  成大學生甫一畢業,有一部分還有一種情緒:因為受困於南部產業資源相對短缺,出社會後往往急切地想接觸更廣泛的群眾,也因此想認識其他學校或其他成長背景之人物;或許也不一定會只想認識成大人。

 b. 畢業三至五年後,至30歲前之畢業校友:

  無論是大學或研究所,畢業三五年後,幾經尋覓積累,多半已在一職有所歷練,蹲過馬步。但可能困於工作產業本身的閉鎖性,他們不確定是否該鎖定或轉換自己未來之職涯方向,也因此對其他產業或職能有迫切了解的需求。

  也因為畢業已久,在母校或台南可能都沒有太多當年在校時認識的朋友,進而與母校產生一定程度的疏離感,「景物依舊、人事已非」。因為平時工作忙碌,而無法與大學時期的朋友們聚首,更加重疏離感。所以,這個群體,可能會更傾向尋求熟悉群體,並參與交流。

 c. 30歲以後之畢業校友:

  在個人事業上已經逐步相對穩定,並開始將個人生命重心逐步移至婚姻、家庭之上。這個族群之校友可以挾其相對豐富的職涯與社會參與經驗,給予青年校友社群之經營發展,諸多寶貴建議,然而因其先天與應屆畢業生屆數差距漸大,所以在組織直接經營上,有其對目標族群不夠敏感之先天劣勢。但另一方面,因為這群校友的日常生活逐漸趨向穩定,適合做為一般地域性校友會首先鎖定並邀約繳會費、並加入校友會的目標對象。

  如果舉辦校友聚會,將有益於這些畢業校友們與成大舊時友人們重新連結,分享各自的職涯經驗同時,也能重新找回母校溫暖的感覺。同時,也可以透過較年長青年校友的分享,讓較年輕的青年校友,獲得相近屆數學長姐們的第一手產業與職涯經驗。同時,職涯分享總不免會涉及一些較難在檯面上提及的分享,透過校友較為親密且信任的關係連結,這部份也相對較容易得到無私分享,進而讓被分享者獲益匪淺。這也可以說是成大校友社群的相對優勢。

 

本文未完,請接續 第一次辦校友活動就上手:成大青年校友社群建構經驗分享(下)

 

arrow
arrow

    nickk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