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7ff9  

(公司商標跟名稱,也是最能勾起我回憶的圖案。因為後來行銷都以產品品牌 GoMore 為主,所以後來已經很少在公開場合見到。)

 

前言:

睽違2年,且不計入這兩年中間的職涯方向尋找,我總算又能夠交出這份成績單,交待自己上一段雖然可惜,卻收穫滿滿的職涯經歷。

這份文章,自己打算致贈給成大104級,也就是民國104年(2015年)應屆畢業的學弟妹們。雖說自己以文章來記述職涯學習是為了自我追求進步;然而這兩年因緣際會弄成大青年校友會的 過程中,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學弟妹們。過程中就像是無意間撿拾到的寶藏,看著他們從大一上來的稚嫩;到大三大四的獨當一面,甚至是出社會後的職涯追尋,我真誠地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喜悅,也高興自己能盡上一點點心力。

成大近幾年的學弟妹們仍稟持著成大的校風,雖然在產學差距巨大的現實情形下讓人覺得惋惜,但卻又有許多令人感覺激賞 的質變,卻多少又有遠離塵世而能保存住的樸實純真,以及因此而有且源源不絕的成長原動力。今年就是104級學弟妹們畢業了,即便自己因為重返產業,而對104級學弟妹照顧有限,沒辦法像前兩年跟102、103級合作職涯分享活動一樣,邀約許多青年校友學長姐們分享經驗,進而有更多互動與認識,但我仍能認識並感受到104級學弟妹的質樸、直率與親近。僅以此文獻給你們,並仍舊期待並且看好你們的成長。祝福你們。 :)

 

 正文:

2013年12月,我有幸能夠獲邀加入一個充滿潛力的軟硬整合新創團隊-博晶醫電,同時結識一群令我十分佩服的創業夥伴;也順便得窺竹科/交大校友社群的堅強團隊戰鬥力。雖然很可惜沒辦法一起到最後,我仍深深地感激這段經歷所帶給我的養份。直到今日,才總算有些時間可以分享自己曾努力過的一些事情,一方面仍舊是想為自己留個紀錄;二方面,也期待能夠給一些朋友做參考。

如同一般技術創業團隊,這個團隊一開始的技術能力就十分堅強,主要創辦人就是交大電子工程直升的新科博士Scott,並擁有強大的電子與醫療領域之顧問群。創辦人與我同屆,換句話說,當年大學指考,我也是他的手下敗將之一。XDrz 然而,技術強並不構成有機會創業成功的充要條件,而這點我就很佩服創辦人的努力、執著與商機追尋歷程,也就是他 pivot 的歷程囉!從原本專注於遠端醫療應用,過程中不斷學習試誤;後來也因為自己的興趣使然,將心電圖應用在有氧高強度運動領域,就因此找到了有機會努力成功的利基點。

時是2013年底,我還記得當時的台灣創業圈,多半是網路產業,例如電子商務或網路行銷等等,或許多半歸屬於薄創新;而不是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厚創新。所以一開始還尚未瞭解他們在做什麼之時,我就很感興趣。當然也不能不提,當時的引薦者,是我在創業圈十分欽佩的前輩,所以我很樂意去瞭解。經過創辦人介紹他們的事業之後,我感覺到其耳目一新的技術創新應用,而認定這個事業絕對是有機會的。再者,因為他們打算經營自己的品牌,所以打算面向利基消費市場,那麼我的品牌通路經驗,就有機會派的上用場。最後也很重要的是,經過短時間密集相處,我認同而且由衷地喜歡,並期望加入這個團隊。承蒙不棄,我得以以國外業務之專業獲邀加入,算是專注於市場端的第一個成員。

1398872359264-1

(後來定明的品牌名稱;自此對外行銷均以此為主。)

早期我的工作橫跨產品規劃與業務行銷;後期則以業務行銷為主。下面,就大概列出也說說自己在這短短的半年內,做了哪些事情,也學了哪些東西。

 

一、產品規劃:

1. 公司技術盤點、潛在市場應用發想、潛在通路規劃。

  剛進公司之前,因為自己並不是技術出身,所以其實還很需要瞭解公司產品技術背後在學理上的運作狀況,最主要的就是心電圖的簡易運用、判讀,以及其背後代表的涵義;另外也鑽研了不少運動生理學的知識,並與心電圖判讀相互映證。自己也花了不少時間,惡補了些相關科目。因為自己市場人的特性,自己更為重視這些技術的潛在應用機會;所以就與 Scott 一起討論,盡可能羅列出所有潛在的功能,也就是市場應用。

  因應這個將心電圖應用在有氧運動領域的新方向,身為通路人的自己,當然也就開始思考,這樣的產品,應該透過怎樣的通路鋪售。想當然爾,以往自己習慣的3C通路絕對不會是首選,那也是一些穿戴式健康裝置(如 Jawbone Up )的第二選擇;只是自己後來才瞭解到,不僅只是該走那些穿戴式健康裝置在走的運動通路,或許可能得要到更高運動強度族群的三鐵、馬拉松等級的專業運動通路,或許才是正確的通路定位。

  到後來,一方面是不少新創前輩們的經驗,二來是通路前輩們早已傳授但自己尚未感同身受的經驗;讓自己對通路這門專業,有更深的啟發。因為新創產品是人類至今從未用過的產品,所以並沒有辦法證明這個新創產品一定會取得眾人的信任與喜愛,進而買單。該如何證明?也就只有直接讓他們瞭解產品,進而銷售給他們,並透過早期嘗鮮玩家的幫助調整產品與口耳相傳,逐步讓這個產品成為真正可商品化的商品,然後才能請別人幫忙賣,也就是通路。換句話說,以上這些與市場互動的工作,通路根本不可能佛心來著幫你執行;等到你證實自己的產品能穩定創造獲益時,他才會幫助你擴大銷售。而通路前輩們他們也早已傳授過,因為現在線上電商的崛起,這些實體通路,包括經銷商與代理商,利潤是越來越薄,也因此越來越賠不起,所以,他們不可能顧著把自己的生意搞垮的風險,在沒有證實商品化成功的前提之下,幫助你銷售。

  自己過去在中東非洲的通路銷售經驗是,通路是銷售的好幫手,而要如何成功銷售,就是要能夠學會 leverage。透過某產品在某市場的成功銷售經驗,試著去說服另個市場的通路商開始嘗試銷售,然後原廠的通路業務就負責導入其他市場的銷售經驗,試圖協助通路商創造業績。從小市場到大市場,從A產品到B產品,從A通路到B通路,從A品牌到B品牌,這全部都是一個從小博大的歷程,也是業務工作最有趣的地方。自己在新創事業中,只是要把這個 Leverage 的過程,往前拉到離品牌與產品開發階段,更近的階段罷了。

140121_3

(初代自有產品,因品牌定案為 GoMore,故此ID並未沿用。)

 

  2. 公司技術商品化方向規劃。確立目標以產品品牌為主、技術品牌為輔。

  很多時候自己回過頭來看,或許有很多判斷都值得多多思考。一開始我就因為出身品牌通路業務,自己心裡也頗想繼續做品牌,再者,自己當時也的確不懂得做終端消費市場(B2C)以外的市場,無論是商業市場(B2B)、成品代工(ODM)、抑或是零組件製造(EMS)。這些個人的期望與能力,都多少會限制了自己的決策意向。有一位前輩針對這份事業所給出的建議,是一開始先做 EMS 換第一桶金,然後再逐步打造自己的消費品牌。現在回過頭來看,或許這就是有代工與通路經驗,卻無品牌經驗的人,才會提出的想法,但對普遍的台灣創業者來說,卻不一定是錯誤,且或許是更實際的作法。

  特別說明一下,這裡提到的ODM,實際上跟台灣以往大廠的ODM並不盡然相同。台灣系統大廠如廣達、仁寶等等,他們服務於品牌客戶,替他們製造產品,是因為他們沒有核心技術,而只有量產能力。然而,敝司有機會能做的ODM,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技術授權(Licensing),將自己的獨有技術販售給品牌客戶,讓他們採用;類似Intel的角色。

  那時候,這個團隊已經因緣際會地有了 ODM 的經驗,另一方面,除了大家都有著為了宣揚台灣的品牌夢,再者我自己也隱約感覺到,因為全球化市場的快速變動以及不可控,如果一開始就走B2B或是 ODM,而不直接接觸終端市場(B2C),終究很難用這種市場上從未映證過實用的創新產品,來換取企業用戶或是品牌客戶的買單。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先想辦法自己去接觸 終端市場,證實技術應用之可行性與市場性之後,或許也更能夠以市場銷售的現實,說服更大的企業客戶(B2B),抑或是品牌客戶(ODM)。所以,我們就這樣子硬幹下去了。這或許也暗合了有物報告創辦人Michael提到的:全程型創業

  其實台灣人若要作終端銷售品牌,得先考慮產品本身的特性,還有它的潛在客群、與潛在市場。舉例來說,如果是賣米,這種大家每天都可能會消費到的民生商品,那台灣市場或許夠大。但若是3C商品,甚至是我們鎖定的是高強度運動族群,那或許台灣市場就不一定夠大了。然而,台灣其實也相當於 G20 的經濟實力,大概擺在歐洲只比五強(英德法義西)跟東歐大國(波蘭)弱一點,其實也相對來說頗大的了。market

  在人類的資訊品牌發展史來看,成功的資訊商品,多半是先在本國足夠大的內需市場站穩腳步,然後才會有辦法去打海外市場;所以很多品牌都是來自於美、中、日,就是因為他們先在國內先淘汰一輪,然後再憑著本國市場獲利,投資打海外市場。韓國市場大概是台灣兩倍而已,但他們卻有政府的資源挹注。所以現在攤開各國狀況看看,像台灣這種小國,私人企業基本上沒有政府奧援,甚至政府還會扯後腿,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打海外市場,還能誕生像是 Acer、Asus、HTC、MSI等世界知名資訊品牌,實在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了!這也從另一方面佐證,台灣人如果想要以品牌征戰全球,不能不重視通路的 know how。

  3. 軟體專案開發、功能發展規劃。

  這個部份,自己著實是體會良多。自己過去專注在通路銷售,然而微星有自有工廠,多少會接觸;另一方面,自己剛畢業時也有進鴻海一年被狠狠操過;所以兩相拼湊起來,自己多少知道硬體開發與製造流程的繁複與嚴肅。然而,軟體開發這塊,自己可沒有多少經驗;而 Scott 本身也是電子工程出身,從一開始只懂晶片,到以 ODM 模式參與硬體製造,軟體這塊,他也是鞭長莫及。過程中我們向外包廠商學習,瞭解到這也不過就是把該作的工作步驟細緻化、作細碎的切割,然後紮實地一個個做好。然而,軟體介面有太多發展方向,一個介面上有不同按鈕,不同按鈕按下去之後會發生不同變化,這要如何呈現,才能讓流程最簡潔、最人性化,效率最強,這就是 User Experience (UX),專業的學問!要如何用這些介面,去達成具體想實踐的功能,又是另一個專業,User Interface(UI)了!

  這一兩年我也從不少創業夥伴的經驗分享中學習到,很可能我們一開始辛辛苦苦打造的 UX/UI,並不會是最好的,所以要多多與客戶,或者早期客戶(焦點團體 Focus Group)好好研究試誤。一位新創事業的共同創辦人跟我分享,他們雖然在群眾募資非常成功,但卻在實際銷售上遇到很大問題,那就是退貨率高達20%,絕對是穩賠不賺的狀態!當我聽到時其實非常訝異,因為我回想起自己過去在微星時,大概都是在跟客人談 1%的維修費用,但新創產品的退貨率,若是20%,那根本是賠死了不償命啊…!原因卻也不是東西壞掉,根本是很無奈的非戰之罪。因為美國這個算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傾向消費者的消費市場,消費者如果感覺不好用,感覺不順暢,不瞭解你的產品到底要怎麼用,他是具有退貨的合法權利的。換句話說,退貨率20%的背後,損壞率或許趨向於零,但還是因此造成了原廠以及通路商的巨大損失。台灣在強大的代工製造產業發展背景下,其實硬體都是相對不必太過於煩惱的,然而,我們卻很不熟悉軟體開發的生態。所以,UX / UI,絕對會是台灣出身的新創公司,很大條且在出貨前後還得要花上太多心力,去慢慢解決的大問題。

w1

  4. 產品開發端與業務行銷端之工作時程協調與管控。

  這個就是以前在微星時,每週都會開的產銷協調會議。只不過,以前做的產品就是筆電,後來轉型做遊戲型筆電,銷售量的預測大概仍有一定手感。現在面對的是之前從來都不怎麼熟悉的市場客群-高強度有氧運動者,而且也是自己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美國市場,所以與其說是確認有多少量就要購買多少料,生產多少量;真正的工作重點,應該是要確保在產品開發的同時,能夠在各個階段,確實達成產品行銷用途與讓市場測試銷售等目標,而需在特定時程,完成指定的功能、以及樣品數量。那時候,對於硬體功能上來說,雖然還有不少問題;但基本上應該都算是可預測;唯一完全不確定的因素(後來似乎也真正因此拖延非常久),就是軟體的 UX / UI。真正的行銷,其實應該是要從產品設計的第一天,就要在其核心運作,才能夠從最基礎上,打造消費者真正會想要的產品。

  5. 產品封測與公測活動規劃。

  產品開發的全程,其實都應該要能夠密切地與焦點團體(Focus Group)溝通,瞭解自己目標客群的需求、其對產品的期望,以及對產品功能使用上的感受與反饋。而在產品接近完工尾聲時,可以針對焦點團體做封閉測試(Close Beta test),確保針對產品做最後且最詳盡的內部測試。相對於封閉測試,公開測試(Open Beta Test)就是面向所有潛在使用者的公開測試階段,這時候某種程度,也算是種行銷活動了。

  因為自己並非是重度的運動愛好者,所以其實有很多細部的環節,自己也沒辦法做的很紮實。前者要著重的,是跟焦點團體間的關係維持,定期地跟他們保持聯絡,讓他們瞭解產品狀況,有測試需要時請他們提供協助。通常焦點團體就是潛在客戶的縮小樣本,也同時是此客群的重度愛好者,所以在參與過程中,他們自己也期望能夠有所學習體驗,這也是他們會願意投身焦點團體的原因。後者的部份,就偏向要舉辦一場行銷活動,視情況,要跟目標客群會觸及的相關媒體保持聯繫,確保活動有足夠的人數、正確的參與者、足夠的曝光等等。這部份繼續講,可以再談到目標客群的經營,具體作法也就是粉絲頁、社群經營;也就比較偏向行銷了。

  在此特別說一下群眾募資。對於群眾募資相關的學習,其實是自己在離開博晶後才拼湊學習到的。群眾募資專案,某種程度來說,也可以算是種封閉測試。在開始群眾募資專案的影片拍攝與文案撰寫之前,絕對要先做好的工作,就是目標客群的經營。公司必須透過粉絲頁、線上線下等行銷活動,與自己的目標客群持續互動,與他們溝通產品內涵與功能等;除了社群工作以外,也得開始經營媒體與部落客之關係,讓他們可以協助自己觸及更多目標客群。然後,當開始進行群眾募資,擺上影片與文案時,必須要事先與自己的社群溝通,請大家幫忙;同時也得請媒體與部落客,在群眾募資期間,定期以新聞或部落格文章,持續增強曝光,以讓更多的潛在消費者,贊助自己的群眾募資專案。簡而言之,群眾募資可以說是頗有效率的市場測試;但在那之前,必須要先做好社群經營的工作;而這也包括媒體關係的工作。

 

二、業務:

  1. 推估產品之潛在全球與各國市場規模,並挑選具足夠規模且可在一年內達損益兩平之目標市場。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PM,Product Manager),跟產品相關的他都必須最為熟悉。而作為一個品牌業務,就必須是市場經理,必須要最瞭解他的市場,並制定相對應的市場發展策略。如果要經營終端消費品牌市場,通常很難同時全心全意地面向全世界140餘個國家市場,而必須思考這個產品本身的潛在客群在各個國家的數量,還有各個國家的市場特 性,判定經營市場的優先順序。然而,有太多因素會影響決策,而且在市場開發的過程中,會逐漸熟悉瞭解各個市場特性,也會有不同的際遇,所以這樣的決策,必須也應該是要能夠動態調整的。

 

    a. 因為運動產業的特殊性,美國運動產業GDP佔全球運動產業GDP至少50%以上,所以這點在一開始很大程度影響我們的市場選擇。

 Sport

     b. 有些市場的潛在客戶,有可能會相對太小,所以導致市場開拓時會比較沒有成本效益。亦即,進入每個市場都必然有一定的精力與時間成本,但如果該市場的預估銷 售量太小,會先把該市場的優先順序調低。我先統計並排列出各國之GDP,並且用類似價格帶的單車表作為benchmark,大概計算出各個市場一年可以賣 出的銷售量,並藉此與研發量產端提出的成本相比較,篩選出一些比較值得去嘗試的市場。

     c. 因為軟硬整合產品本身有APP,智慧裝置有iOS以及Android兩大平台,兩邊開發都需要一定時間、精力與資本投入。而各國的智慧裝置比例,也就因此 會影響到潛在銷售量。一般來說英美系的iOS比例比較高,歐洲法德期他國家則是Android較多。這兩種平台的消費者也有顯著不同;iOS的使用者可能 比較肯花錢,願意嘗鮮,也常常是高社經地位之族群;而Android則比較普遍,平民風格、在意價格或是CP值,跟iOS使用者有所不同。

    d. 美國市場的特性是極度傾向消費者,是個非常保護消費者的國家,所以售後服務的成本非常的高;另外因為地理因素,時差會導致業務接洽客戶上的天生不便利。然而,美國也是很喜歡嘗試創新產品的市場。美西有為數不少的華人,在通路端也因此可以有不少助力。

     e. 至於其它市場,也有著林林總總的不同特性,例如日本對於品質十分的高,但對於台灣卻是很親切的國家,其本國的技術能力也完全不能輕忽。東南亞有為數不少的 華人,通路端就是所謂的零售市場,也就是商業體系,幾被華人所把持,甚至用閩南語也很能夠與當地通路業者溝通博感情。中東因為宗教因素,有一些特殊的要 求,而海灣地區之消費力,大概是世界第一;非洲因為經濟相對不發達,對產品要求不甚高,所以不少便宜貨,甚至是美國的水貨在當地流竄;然而,這些新興市 場,卻也極度仰賴當地的人脈,價格相對不透明;與成熟市場的價格透明,赤裸價格戰,不可同日而語。對新興市場通路開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分享:中東非洲市場簡介及開發策略

  2. 制定早期業務行銷計畫,並推估全年業務行銷預算。

  因應公司產品開發的狀況,經過協調之後,確保該有的功能均能在不同時間點開發出來,藉此觸及不同用途的目標客群。確實瞭解所有的業務與行銷工作需要哪些努力,需要投入多少資源,而資源又可以怎樣leverage借用到,然後最後具體會有哪些開銷。大體上來看,業務主要的開銷該是出差的交通費用,以及交際費用;行銷部份,則是舉辦活動的開銷。

  在早期的業務行銷計畫中,因為自己是微星的品牌通路業務出身,所以一開始也很著重在通路開發這件事情上。然而後來有些實踐,以及不少創業圈友人的經驗分享;其實一開始並不適合馬上就走通路開發模式。因為在公司品牌、產品品牌等各方面都不甚知名的狀況之下,很少人會願意沾惹這個麻煩,讓公司產品在自己的通路上銷售。所以在一開始,通常都是得自己親力親為,實際地透過電商,抑或是一些終端店家的寄賣合作,先嘗試自己經手所有事務,先 drive 出一些銷售量;同時自己也親自跟終端消費者對話溝通,讓自己的銷售、行銷、售後服務等各部份,都能夠越來越好;然後,才可以請通路端好好幫忙,把自己學習到的這些寶貴經驗教給他們,讓他們幫忙自己把量做出來。

  有些科技產品,因為太過於創新,而產品本身的概念很難傳達,所以可能得要採用「體驗式行銷」;有些產品則是該找出適當地客群,並且用他們能夠接受的行銷方式傳達產品價值;因此,行銷絕對不是只是直白地把訊息丟給潛在客群,而是該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傳遞產品價值,乃至於品牌價值。瞭解自己該怎麼行銷後,才可以設計出適當的行銷活動,進而推估出正確的行銷預算。

140121_1  

  3. 潛在競爭對手之產品、定價、通路研究。產品定價策略制定。

  很多時候創新產品本身,並不一定有直接的競爭對手,畢竟是所謂的創新產品;但若產品定位略為不同的競爭對手,抑或是替代品,可能就會很多。例如我們的產品是鎖定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愛好者,但在還沒做這樣的客群定位前,常常會被拿去跟一般健康用途的穿戴式設備比較。然而,後者的客群,大概是輕度的運動愛好者,或者一般普羅大眾。那其實就是因為價值傳遞沒到位,所發生被市場低估價值的情況;也可以說是選錯目標市場,導致產品價值被錯誤比較,甚至是低估了。無論如何,都要針對這些相關產品,作一番研究,無論是產品設計理念、達成功能、目標客群(可能仍有些微差異)、根據對目標客群之消費能力,所制定的產品定價,還有這些產品的經銷通路等。藉此,可以較為清楚地瞭解自家產品在整體市場上的相對位置,並做好對應的價格、行銷重點、經銷通路之規劃。

  其中一個很困難但非常有趣的工作,就是定價策略。台灣代工產業最常做的,就是「成本定價法」,但這絕對是作自有品牌最錯誤的作法。產品的價格,該是由終端消費者決定。其精神可以用這種方式呈現。與焦點團體(潛在消費者)溝通,讓他瞭解這個創新產品的完整功能;然後詢問他兩個問題:「你認為這樣的產品,大家會願意用多少錢來購買?」「你又願意用多少錢來購買?」然後,蒐集不同性別、社經背景、習慣的焦點團體之回答彙整;試圖從中瞭解,特定市場的潛在客群,所願意支付的價格,就該是這個創新產品所應該標的價碼。你賣貴了,沒人會買;你賣便宜了,也沒人會感謝你,而且售後服務還是有一大堆的問題待解決,也意味著有太多無法預測並估計的潛入成本;若售價沒辦法拉高,成本又變高,甚至搞到沒有盈餘,那這個事業必然會失敗。再者,如果消費者期望的價格太低,客群也太小;無法用提高生產數量來降低價格,那或許就表示,這個需求目前還無法成功地商品化。

  4. 台美代理商搜尋、客戶名單分類整理與通路開發。

  這部份就比較是品牌通路業務的老把戲,首先透過各種管道,例如當地雜誌、透過跟當地媒體聯絡、抑或是參展等方式,蒐集到當地通路代理商的聯絡方式,研究各個代理商的代理產品線、擅長通路、網站或線下行銷呈現等,藉以推測其代理通路的綜合能力,是否有機會對公司產品之銷售,產生幫助。詳情可以看之前的分享品牌通路產業暨國外業務工作心得分享品牌通路國外業務之工作知識架構

 

三、行銷:

  從產品設計的「價值塑造」,到產品行銷,以網站、產品外包裝、影片、產品說明等「行銷物設計」之「價值傳遞」,到在通路末端,透過舉辦各種活動,進行「通路行銷」;其實行銷包括了三大環節。其中靠近產品設計端的,也多半是產品規劃、產品經理的工作。因為自己是通路業務出身,所以大概頂多熟悉「通路行銷」,而對於「價值塑造」與「價值傳遞」,卻的確是有些苦手了。前者或許還好,因為自己覺得要發想應用以及呈現功能,自己還蠻感興趣的,產品經理也是自己曾經歷且算是有些心得的工作;然而在「價值傳遞」部份,該如何透過各種媒介,將價值確實地傳遞給終端消費者,自己的確是沒有經驗的。因此,自己在此的表現,也相對乏善可陳。

 

1. 協助公司早期網站改版與維護。

  自己在網站改版的過程中,其實犯了幾個錯;網站本身,應該是要能夠完整地傳達產品本身的意念;然而,自己或許也是因為並不夠瞭解重度運動玩家的心態,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該如何傳遞價值,所以將珍貴的版面,擺放各家媒體的報導連結與摘要。這其實並不是最重要且該傳達的事情。

  2. 公司行銷物規劃、設計與製作;包括DM、影片、簽名檔、展場袋等。

TP CYCLE

(不只提袋,那時官網上也有擺這個文案。)

  在DM的設計,以及網站的設計等等,自己多少都是憑著自己過往的印象,去做出一些比較像樣,但不一定傑出的行銷物。自己的確是在摸索中,也從中瞭解不少製作方法。我發覺自己奠基於通路業務的基礎,對於如何吸引目標的目光這點,還算是有所表現的,例如自己做了一個很大的展場袋,因為自己知道展覽時,大家都習慣去拿袋子裝各家廠商的行銷物;而到最後,只會留下一個最大的袋子,裝所有的行銷物,包括袋子。所以,我就做了一個很大的袋子,果然成功讓所有人都用我們的袋子裝東西;也成功地讓所有拿著我們袋子的人,都成了活動的宣傳物。

  然而,在傳遞產品本身價值這件事情上,我的表現就較為乏善可陳。或許也就是因為,自己並非真正的 hard core 運動人,所以無法感同身受那樣的價值,所以也就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故事述說方式,讓別人心領神會。

  3. 全球展覽與設計獎項調查與參展參獎方向制定。

  這部份也算是自己能夠著力的。自己過往就對全球各地的資訊展覽及其演進略知一二,例如世界三大電腦展,該是美國CES、西班牙MWC、台灣Computex,這同時也分別是美洲、歐洲、亞洲各自的年度盛事。這在幾年前,歐洲曾經是以德國CeBIT為主,然而後來CeBIT逐步轉向企業領域,而非消費電子領域,加上消費電子逐漸追求行動化,所以CeBIT的地位就被MWC(Mobile World Congress)所取代。另外中東非洲另有 Gitex,作為區域盛事。另外在運動器材、醫療、戶外活動等部份,全年度、各主要市場,也都有相對應的展覽,也都是該產業的盛事。

  設計獎項部份,世界三大設計獎是德國Reddot、德國iF、日本Gmark;但後來比較常被引用的,多半是前面兩者。台灣的Computex有想要借其全球地位,與iF合作,推 Computex自己的設計獎。

  通常設計獎項的獲取,可以是一種產品行銷,對於提昇產品、品牌與公司形象,是有正向助益的。然而這些努力,很少會有實質的獲益,所以若要進行相關操作,必須考量其資源投入與其實質產出。

 

  這篇心得所描述的經歷,大概就是我第一次的新創經驗了。當年在微星做了三年多,頗感無進步學習之空間,於是在公司業績即將爆發前離開,我卻從不後悔。即便少拿了很多錢;我卻認為青春無價;如果我繼續留在那,那是否只會浪費我的青春?如果能夠被派駐到一線戰場也是很棒的挑戰;然而直接挑戰新產品、新品牌的塑造,自己感覺,或許會對台灣產業的轉型再造,相對來講更有幫助吧!?因此,我也就踏上了新創之路,直至今日。即便後來沒有繼續合作;現在也更加沒機會大富大貴;但我卻正確地走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地邁進著。未來的路還很長,就只能繼續努力了。

arrow
arrow

    nickk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